还有两个多月,如何开始一建的学习?

作者:思远教育点赞:0收藏:0阅读:13753发布时间:2024-06-30 14:38:05
收藏点赞

一建备考:就是给不知道路在何方的你!

最近有很多的同学反复问同样的问题,刚开始备考一建的时候一脸懵,四本教材抱在怀里,但怎么看,从哪看从哪学根本不知道,什么都不懂。

思思我是已经从这个阶段闯出来了,但大家还没有闯出来,所以别急。为了能让大家更好的找到复习反向,思思来给新手同学捋一下一建各科的重点,顺带分享一些实用的工具和复习技巧,想看的同学赶紧点赞支持一下呢!

一、各科难易需掌握

一建一共四门,分别为经济、法规、管理和实务。想要考好这几门,首先就得了解这四门考的是什么能力,有什么特点,才能对症下药!

1、经济计算很重要

其实,纵观整个考试内容,一建考试更偏向稳文科性质,而在这众多文科科目中,经济就是理科独苗苗!因为,经济虽然都是选择题,但有很多计算题,而且财务知识涉及较多,还有很多公式需要记住。所以,如果计算不好,或者是财务知识比较缺乏的话,建议一定要多留一些时间备考,因为这些题,不是说背住了公式就能应用的,还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。

当然,还有一点不能忽略,那就是考一建的大部分考生都是理工科出身,所以,经济部分对于大部分的考试而言,其实也没有那么难理解,计算题也没有那么可怕,所以,自己擅长的科目一定不要丢分啊,不然拿什么得分呢。

2、法规背景要弄清

一听这名字,就知道有很多法条在等着我们背了。没错,法规主要是考背诵,重要的法规要记住,不然确实没法做题。背诵没有错,但只背诵就有错了,思路就大错特错了。法规部分涉及很多法律专业知识,有些词句是需要细细琢磨的,如果把书拿起来就背,不仅很难看懂,而且还很难背诵,浪费时间,效率又不高。

另外,法规和经济一样,考试全是选择题,这就意味着,只要选出来符合题意的那个就好,有些时候不用全背才能做对,记住关键词就可以。还有一点,就是法规有许多背景题,这时候,背诵就拯救不了自己,还要求对法规有深入地理解,能将法规对号入座的才是终极王者

所以,对于法规背诵很重要,理解也很重要。

3、管理原理要记牢

管理相对其他科目,是比较简单的。可以说是纯背诵的内容,只要背住,基本上高分就到手了。但是,真相往往是残酷的,虽说纯背诵对于管理这门科目是完全够用了的,不敢说能得到一个多高的分数,但是至少能及格,可是管理和实务的联系非常紧密,像实务中的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,都需要管理原理的加持,可能还要分析是运用了哪个原理。

因此,绝对不要小瞧管理,也不要觉得随便准备一下就可以过。单看管理这一门确实很容易,但不容易的是将管理和实务相结合,打好管理的基础,更好地为实务服务,做好案例分析题和简答题。

4、实务科目要选好

实务部分和另外三门公共课不同的一点在于,实务之下包含了许多其他的专业,至于具体考哪一门专业的知识,是自己定的,自己选的。也就是说,在准备实务之前,还有一道选择题需要做。而实务往往关系着是否能拿到证书,四舍五入等于,这次选择也关系着最后的结果。有的时候,选择不一定能决定结果,但它对结果的影响却不容忽视。

有句话说得很好,考的好不如选的好,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考研、考公,也适用于一建。实务部分包括机电、建筑、市政、公路等专业,选择不同,考试的内容就不一样。至于如何选择,建议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或者与自己工作内容联系比较大的那一门,因为有一定的基础总比一点没基础的强,这样和别人的差距不就拉开了嘛。

三、阶段复习计划

第一阶段理解: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理解并掌握各科的基础知识,我是跟着培训班老师的讲解学习消化各科的考点,因为经常跑工地,实践经验比较多,但是理解记忆的能力就没有上学那会好了。

所以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时,我先用思维导图把教材内容梳理一遍,整理成复习框架,背的时候就按照框架来,这个方法要比死记硬背效率高多了,推荐。

第二阶段练习: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做真题来强化考点的记忆,上个阶段是对整体知识学习,中间肯定还有哪些章节、考点等内容不够熟悉,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做题快速发现自己的不足。

做错的题目要多总结分析,反复多做几次强化自己的薄弱环节,记忆比较牢固的考点在复习时可以适当减少复习的时间,对于反复出错的内容要在教材上把相应的知识点做好标注,并抽出足够的时间巩固。通过对近几年真题的反复对比可以总结出重复率比较高的考点,这部分知识务必掌握,做到不失分。

第三阶段巩固:这一阶段是通过回顾错题和笔记,再次回归教材,加强对各科相关考点的掌握。错题回顾时除了记忆里面的考点,答题思路、做题技巧等也是需要着重学习的。

另外考前一定要再多多翻看教材,重新跟着笔记把四本书再过一遍,我当时是先自己回忆学过的内容,制作一张导图,再对比教材和笔记看自己有没有疏漏的或记忆混乱的考点。这一步即时对各科考点的回顾,也是在检查自己对考点的掌握情况,有利于查漏补缺。

以上就是我做的分享了,方法这个东西我说一万遍,都不如自己亲自实践一遍,只有知道怎么用,才是真正的把经验内化为自己的。最后希望各位学员跟自己的助教学管老师沟通,有什么问题,不懂的地方多多去请教!我们一次上岸,成功拿证!

客服